【中国日报网】贯穿古今,链接东西——我院受邀在英国“瓷都”斯托克成功举办“柳树图案陶瓷及´他者´的故事学术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01日 17:28  点击率:

近日,“柳树图案陶瓷及‘他者’的故事”学术展在英国“瓷都”斯托克市的斯波德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展览由景德镇陶瓷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兼国际合作处处长侯铁军教授与斯塔福德郡大学尼尔·布朗斯沃德教授共同策划,景德镇陶瓷大学、斯塔福德郡大学主办,英国斯托克市斯波德博物馆承办,并受到英格兰艺术基金会、斯托克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展览以受中国外销瓷影响下的“柳树图案陶瓷”为主线,通过陶瓷、图像、视频、文献和中英艺术家的现场演示等多元载体,展示了自17世纪初至今四百年来的中英陶瓷文化交流中的接触、碰撞、融合与创新。

英国斯托克市市长史蒂夫·沃特金斯、斯托克市行政长官琼·罗斯先生、斯塔福德郡大学副校长马丁·琼斯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应邀参加此次展览活动,并在开幕式致辞。开幕式结束后,景德镇市政府、斯托克市政府、景德镇陶瓷大学、斯塔福德郡大学共同签订了四方《文化合作协议》。

史蒂夫·沃特金斯市长、吕品昌副校长、马丁·琼斯副校长在展览现场签订《文化合作协议》

自开幕以来,该展览已吸引了来自欧美和亚洲的近千名陶瓷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前来观展,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和国际影响。

英国巴特勒家族陶瓷博物馆馆长巴芙莲(Katherine Butler)女士,在开幕当天观展后指出,“这场展览充分展现了柳树图案这一文化隐喻的深远内涵,这从其耐人寻味的展览副标题“‘他者’的故事”中便能察觉到——展厅里呈现了大量“他者”的叙事,揭示着自17世纪以来陶瓷如何将斯托克与景德镇紧密相连,以及这些器物背后错综复杂的影响网络。我们看到斯波德设计师如何将中式异域风情融合成柳树图案,如何完善转印技术这项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新工艺,继而中国工厂又如何批量生产这类陶瓷并将其返销西方。文化、贸易与技术的交流在数百年间持续激荡,本次展览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勇敢地涵盖了上述交流的所有层面。在我亲历的开幕仪式上,中英艺术家比肩而坐共绘瓷盘的场景,更是将这种关联演绎得极具当代气息。”

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侯铁军教授向巴芙莲和国际知名中国外销瓷学者甘淑美(Teresa Canepa)介绍展陈内容

丹麦知名陶艺家和策展人迈克尔·吉尔特森(Michael Geertsen) 在带领四十余名丹麦陶瓷爱好者观展后,对展览的主题和意义赞誉有加。“这是一次精彩的展览。我喜欢这种坦诚展示文化互鉴的方式,因为在陶瓷的世界里,没人能自成一体,因为大家都互相借鉴、互相影响。也许陶瓷是世界上最大的和平制造者,因为它能把大家都联合起来”。

丹麦知名陶艺家和策展人迈克尔·吉尔特森

据悉,本次展览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更名后首次担纲的重要国际陶瓷文化传播活动,展示了我院院长侯铁军教授近十年来研究的部分成果以及我院汪浪副教授在传承和发展景德镇传统制瓷装饰工艺中所取得的成绩,践行了院从传统外语教学与研究转型至用外语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助力陶瓷文化国际传播的初心使命。

文化传播学院汪浪副教授向观众介绍汪派山水装饰技法及其文化内涵

此次展览还遴选了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和设计艺术学院师生所创作的十余件(套)创意作品赴英参展,良好地展示了该校陶瓷艺术教育的最新成果和创作水平,扩大了其在陶瓷文化研究、艺术创作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国际知名和影响力。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向斯托克市行政长官琼·罗斯(Jone Rose)介绍师生创意作品

设计艺术学院刘乐君教授向斯托克市长史蒂夫·沃特金斯及夫人介绍师生创意作品

本次展览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以丰富的陶瓷、文献、影像资料为载体,通过柳树图案瓷器及其故事四百年来的变迁与发展,客观地再现了17-21世纪中英陶瓷产业的互相影响、交流、竞争与合作的恢弘历程,良好地展示了中国陶瓷教育和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有效地促成了中英两个“瓷都”、两所大学的合作,探索了一种融合学术研究、文物展示、艺术创作为一体,贯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中国陶瓷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为促进中英文化交流、东西文明互鉴作出了显著贡献。

原文链接;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509/30/WS68db75d7a310c4deea5eabd5.html